本次会议围绕我校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光合细菌生物有机硒肥研制与富硒金花葵系列产品集成与示范”成果转化产品“硒肽酒”行业标准建设、品牌升级、市场发展与消费前景、产学研融合等内容开展研讨交流,探索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硒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标志着我市硒肽产业迈入技术驱动新阶段。
会上,郭天林和我校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朱秀敏老师分别代表邢台前南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我校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共建协议,联合成立“太行板栗食品研究院”。
郭天林表示,本次合作是今年3月邢台学院与前南峪村召开座谈会的成果落地,更是用科技力量把太行山板栗变成富民果、健康果的关键一步。邢台学院在前南峪创办的硒肽功能农业博士创新站,将为前南峪有机板栗深加工创造巨大效益,为太行山绿色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靳智昌表示,近年来,信都区依托太行山生态优势,以富硒板栗标准化种植为基础,推动“板栗+深加工+文旅”三产融合,通过“企业+博士创新站+农户”模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惠农实效。希望在邢台学院技术支持下,共同打造集标准制定、技术推广、品牌建设于一体的富硒产业生态链,助力信都区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
赵宝华表示,近年来,学校坚持“一三六九”总体工作思路,以“三联盟”“三对接”为抓手,发挥我校科学研究、优秀师资等优势,积极对接我市区域产业需求,与地方政府、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深度融合,在食品科学、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此次活动的开展是我校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彰显了高校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的责任担当。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参观了邢台学院柳溪泉、华兴设计学院、自然科学馆和科技馆,实地考察了邢台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河北省甘薯繁育及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邢枣仁”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
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夯实了我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新范式。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在行业标准体系构建、技术创新迭代、消费市场培育、品牌塑造推广等方面凝聚合力,共同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为邢台乃至河北的绿色产业、健康产业发展贡献更多邢台学院力量。